热趣阁

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

洪承畴到京后的第四天,在拜访过几名在京为官的好友之后,终于接到了皇帝的谕旨,准他即刻觐见。

对于皇帝命自己接替吴阿衡督师蓟辽的用意,洪承畴心里自然是非常清楚:整肃辽东将门、分化瓦解关宁军、减少辽饷支出,为将来攻灭建州做准备。

洪承畴以文官之身统兵十年,和无数的大明军将打过交道,对如何驾驭这帮粗汉已是颇有心得。

在他的眼中,大明的武将可大致分为几类。

第一类是忠于皇帝和朝廷、从不违抗上令、不以手下之卒为私兵的忠直将领,如曹文昭、曹变蛟、白光恩、艾万年等人,这类将领也是他最为器重和赏识的,但数量过于稀少。

第二类是人数最多的一种,对上令大都遵从,但会趁机提出相应的要求以争取私利,比如索要官职、钱粮、兵刃铠甲等物,用以扩充自己的实力;这类将领以贺人龙、左良玉、杨国柱等人为代表,洪承畴自信能约束得住他们。

第三类就是辽东祖大寿这类的将领了,他们用朝廷的钱粮豢养自家私兵,视皇帝与朝廷如无物,一心只顾私利,虽然也会与建奴相抗,但这类举动更多的是想维持大明与建州之间的平衡,以便自己能从中获取更多长远的利益。

对祖大寿这类置国家大义与不顾的军阀,老谋深算的洪承畴,一时半会也想不出好的办法来对付他们,到任蓟辽后也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再拿出相应的方案。

乾清宫中,大礼参拜赐座后,朱由检带着略微复杂的心情打量着坐在锦墩上的洪亨九。

对这位历史上被列入贰臣传的大名鼎鼎的人物,朱由检心中没有见到卢象升与孙传庭时的那种亲切感,心里更多的是一种上下级之间的淡然。

虽然知道历史上洪承畴的投降属于一种无奈的保命行为,自己可以理解,但潜意识里却始终无法接受这种背叛大明的行径。

朱由检知道,不该拿未曾发生的事情去否定一个人的一切。十年来,洪承畴为剿贼安民做出了巨大贡献,若是没有他左支右绌、四处救火,大明早就亡了。现在只能暗中说服自己,拿他当一个功臣对待。

“洪卿,朕没记错的话,这是朕登基十年来,朕与卿君臣之间第一次见面吧?洪卿享誉大明朝堂,朕与卿虽素未谋面,但却神交已久;洪卿多年来为大明江山立下的汗马功劳朕始终牢记在心!卿即将远赴蓟辽上任,朕望卿勇于任事,再建新功!朕定会以重赏酬之!”

朱由检温言道。

洪承畴于万历年间四十四年中试,天启二年便已离开京城赴任浙江提学一职;崇祯元年,洪承畴已调任陕西督粮道,此后便一直在陕西、延绥等地方担任要职,直到今天君臣二人方得相见。

“臣岂敢劳圣上挂念!臣虽多年奔波于西北之地,但却建功甚微,实是无颜得圣上夸赞!此去蓟辽,虽前程艰难,但臣亦会尽己所能以解国事之难,使我皇心安!”

洪承畴起身施礼,语气恭谨的回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热趣阁【requge.com】第一时间更新《崇祯八年》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乱世种田日常春枝缠谍战风云录:大宋倒拔三国明末:边军不退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玄天宗修行记事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我家娘子太体贴继兄不善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我在水浒做奸商带着美女闯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HP)Forgive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清末土司王大宋小农民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朕,乃万岁!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大明风流最狂上门女婿朕,剩者为王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金玉满唐谍海无名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