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转载请注明来源:热趣阁requge.com
第45章
用技术换军粮(求追读)
九月初十那天,鲁锦刚会见了工匠,趁机来了次工农业大摸底,了解这个时代的工农业水平,才好制定相应政策。
九月十一,就在俞廷玉攻克六安这天,鲁锦也让包衡把城中的四家粮商叫了过来,亲自跟他们斗法!合肥地区历史上一直是农业重镇,产粮颇丰,不仅能粮食自给,还能对外输出,每次周围赈灾,都是合肥在出粮。
北宋时这里传入占城稻,当时庐州的水稻就已经能一年两熟了,亩产更是高达320斤上下。
庐州本地的饮食习惯,原本是以吃大米为主。
但是随着南宋小冰河,以及衣冠南渡,这里又迁来大量的北方人,带来了种麦和粟的习惯,两季稻也因为气候变冷的缘故,变成了水稻和油菜轮作,这习惯一直到了元朝。
元末明初是典型的气候温暖期,按理来说是能恢复两季稻种植的,但种两季稻比较赶时间,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也就是现代说的‘双抢’,抢收和抢种,跟老天爷抢时间,夏收的时候最是忙碌,刚收完稻子就要赶紧翻地,重新插秧。
可这些年江淮地区连年大灾,死了不少人口,已经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来支持两季稻种植了,因此目前合肥地区又改成了晚稻和冬小麦轮作。
夏天收了小麦,再种一茬晚稻,农历八月底九月初收了晚稻,再种冬小麦,现在已经到了九月中旬,正是冬小麦刚完成播种的时间。
也就是说,从现在到来年夏收,中间只需给麦地浇几次水就行,这半年基本都是农闲,正好以工代赈,修城墙。
一大早的,包衡就把城内的四家粮商请进了府衙,鲁锦让侍卫搬来了椅子,请他们坐下,接着又告罪一声,说自己还有公务要忙,让他们先等一下,然后就当着他们的面,给包衡布置工作任务。
鲁锦交代,这次以工代赈,既然是赈,就不能每人每天只给两升米,那只够他们自己吃的,应该多给一些,比如干满十天,给多少米可以带回家等等。
包衡趁机抱怨粮食不多,得省着点用。
但鲁锦仍然执意要求多给,不然怎么叫以工代赈,怎么争取民心。
几个粮商在旁边听着,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没听见的样子。
之前这几人就私下商量过,鲁锦毕竟占了庐州城,他们怎么也得表示一下对鲁锦刀把子的尊重,如果鲁锦要粮,那他们每家就给个几百上千石的,上万石?那不可能。
商贾重利,你直接让他们把家底掏空,那还不如杀了他们。
说完了粮食,鲁锦接着又说,这次动员百姓来筑城,正好可以趁机编户齐民,摸清各村人口和土地情况。
包衡又吐槽人手不够用,缺官吏。
这回那几个粮商倒是抬头看了一眼,但也没过多反应。
他们家里倒是有读书人,但也不敢轻易从贼。
鲁锦终归也才只打下一座城而已,等朝廷大军打过来,他能不能扛住都不一定,这个时候,除了真的想造反的,那些普通人,中间派,谁敢轻易投贼。
谁赢,他们才会帮谁!幸好之前还抓到些吏员,按照鲁锦的意见,是让包衡处理,以前鱼肉百姓的,发配做苦役,这次筑城就让他们干,以后还可以去挖矿,办事认真有能力的,就留下用,但加上包衡自己总共也才五个。
另外,还缺跑腿的衙役,鲁锦只能答应先调一队士卒供他驱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桃花山刘家修仙传》【混混中文网】《宝珠也想不到[重生]》《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我靠弹幕成为柯学传奇》《重生西班牙》《我靠弹幕成为柯学传奇》《我以神明为食》《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撞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