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埂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热趣阁re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娄亭、青葱两关,由于地处大燕腹地,所以平时驻军要较边境关口少得多,大燕战力最强、机动性最灵活的十五万步卒也是驻扎于皇城附近,虽离两关不是很远,但要想借兵驻扎,尚需皇上手中的那枚调兵兵符。
皇上年迈,渐渐有了安稳之心,胸中的那些豪情壮志、意气风发已被匆匆流水般的岁月磨砺殆尽,所以他的本心,能不打便不打,再加上朝中大多数人的求和主张,这兵,他一直都没发。
现北胡已拿下了北境三关,且不时在娄亭、朝县游走,大有继续南侵之意,皇上这才有些慌了,看来这次并不想十八年前的那场南侵,胡人的胃口,怕是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大,考虑若此,心中的求和主张慢慢被恐惧驱散,想打的心在强大的求生意念之下渐渐地滋长起来,他开始重新审视,朝中大浪滔天般的求和之声里,依旧还存在着那孤零零的愤然一呼,那是自己的亲弟弟,现在朝堂之中的唯一一个皇族,最为忠心耿耿的自己最为信赖的至亲之人,为力保大燕江山,北境战事刚传入皇城,他便主张领兵去战,此时更甚。但只要和北胡交了兵,就再也没有求和之路,按照大燕和北胡目前的军力来讲,这胜负,怕是已然注定了的,所以,这位九五至尊一直在犹疑,他在静待胡人的下一步动作,直至北胡兵马开始在潞水以南出现,自己心中的那份战念也开始坚毅起来。
下一次的朝廷议事之中,皇上出乎所有人意料地支持了明王的请战奏章,要知道皇上近些年来向来是只听不说,任由大臣们自己去争吵,待得朝堂之上只剩下了一个声音,便按他的办,此等做事方法,国家近些年来也算平稳,但遇到了生死存亡大事,他便展现了自己渐渐被人遗忘了的皇权威慑、毅然决断。只说了四个字“听明王的”,便退了朝。
朝下,明王的第一个军令,便是传召娄亭、青葱两关主将,前来皇城取兵符,各领皇城五万步卒、两万骑兵回关驻守,再令户部筹措粮草,工部准备箭矢、木石、盾牌、战车等物资,一应安排妥当,自己便随着王猛将军来到了娄亭关,查看城防布置情况。
这日黎明时分,两人正于娄亭关城楼议事厅商议胡兵攻城时的排兵策略,突然有一信令兵急急行至门外,高声报道:“禀王猛将军,城门外有一辆车,车中人说是叫杨晋,有急事要求见明王殿下”
“杨晋?”几乎是同时,二人齐声叫道。
“快请”明王高声应道,同时离座而起,快步向外走去,这边王猛也不迟疑,跟着明王便走了出去。
须臾功夫,听得“吱嘎”一声刺响,单侧城门应声而开,明王、王猛立于门内向外张望,果见一辆马车哒哒而入。行至两人跟前,邢镖头侧后身冲着车内说了几句,便掀开了帘布,杨晋匆忙着几步下得车来,正见明王、王猛将军二人临门而立,急急向前赶了几步,行了军中跪拜大礼,高声说道:“末将杨晋,拜见明王殿下、王将军”
明王眼见真是杨晋,心中激动非常,又见杨晋行此大礼,赶忙上前扶起,“快起,快起”说着一把扶起了杨晋,轻拍了拍其身上的尘土,道:“杨副将,别来无恙啊!”
杨晋救儿心切,也顾不得跟明王客套叙旧,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明王殿下,末将此次来,实是有要事相求”
“哦?”明王不禁疑惑起来,再看杨晋焦愁之色尽显,想必是出了十万火急的大事,要不然这位喜怒不行于色的沉稳副将断然不会至此,想着,眉宇间不禁微皱,忙问道:“什么事,杨副将但说无妨”
“是小儿杨曦,前几日在安君关之战中,受了重伤,眼下命悬一线,恳请明王殿下...明王殿下...”杨晋说到哽咽,再难继续说下去。
杨曦,听到杨晋说到这个名字,明王心中甚为惊骇,自己的杨兄弟,燕国不世出的战将,安君关之战,伤重,怎么可能,但现在想这些已是无用,赶紧收了神,道:“人在哪?是不是在车里,快带我去看”说着,已然自己大踏步向马车赶去。
这边邢镖头忙掀开了帘布,明王探头去看,果见杨曦一脸惨白,双目闭合,纹丝不动,胸口处有一团黑色凝胶物质附着,已看不到正常的呼吸起伏之状,便知杨兄弟这伤,非同小可。再看车中还有二人,一老者,一少女,此时也没什么动作,见了自己,老者还轻轻俯身点了下头,那少女,茫然般看了自己一眼,又转头看向了杨曦,想来这二人,应该是沿途照顾杨兄弟的医者。明王合上了帘子,自己不觉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之中,杨晋、王猛立于其侧,也不敢去打扰,只是杨晋,心中迫切的希望,见多识广的明王,能想出一个办法,救得曦儿一命,因为自己的儿子,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天下最好的大夫皆聚于皇城的御医堂,自己也基本上都识得,就自己所见,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处理得了这等刀枪之伤,全国各地的名医不知有没有能医治得了杨兄弟身上之伤的,但看杨兄弟刚才面色,怕是没有多少时间去长途求医了,眼下能有此等起死回生之术的,自己不用多想,心中便涌现出了一个人,此时此刻,怕是只有她有可能救得杨兄弟一命了。明王思得片刻,便下了主意,当下冲着王猛道:“王将军,速取一匹好马与我”然后又道与杨晋:“杨副将,先上车,咱们这就走”
“去哪”杨晋疑惑地问。
“揽月楼”明王轻轻沉沉地道。
篝火庆功宴第二天,金兀洛便匆匆回去了,因为这场战事之前的不顺利,胡王连带朝廷上的保王派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好在金兀洛权倾朝野十几载,有足够厚的根基,才不至于后方翻船,但即使是金兀洛,也压不了太久,所以自己才会速领部分王城黑旗军并西境边防兵赶来驰援金彪朗,一举拿下了燕国北境的这块最硬的骨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