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趣阁

第二百一十三章 儒学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汉末三国,刘凡可能是一个另类。都说乱世之中泯灭人性。

若是人为了生存和变得残暴不堪,那和禽兽有什么区别?

将领纵容士兵奸淫掳掠者,诸侯屠城者,敢以人肉做军粮者,豪强将女人或生命当做儿戏者。

对外族的战斗中,他会用铁和血。在华夏,谁敢逾越他心中的底线,不管是谁?他都会攻杀。

如果在霸业和人性面前二选一,刘凡不会选择泯灭人性而成就霸业。

成王成霸后,不是可以改变百姓的生活条件吗?

那刘凡那幅画上将会泼上一盆鲜血。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刘凡忘不了当初出颍川时,百姓数十里相送的场面,那眼中饱含的渴望,和期望。他一生忘不了。

百姓信他,他定不负他们。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他可以死,但那不是输。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这是法家大成者韩非子在五蠹上留下的言意。

上古,是指西周时期,当时人们用道德来衡量彼此优劣。

中世,是指春秋时期,人们用谋略来决定高低。

当今,是指韩非子所处的战国,人们却只能论蛮力来解决问题。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颇有些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味道。

但韩非的话也不一定对,首先从五蠹上看。

五蠹,韩非眼中的五种蛀虫。这是指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商工之民,是五种危害国家的人。韩非认为这五种人对国家有害无利,就像柱子上的蠹虫,应该坚决清除。

学者可以理解为儒家,言谈者明显指纵横家,带剑者定是游侠剑客,患御者是逃避兵役的人。工商之民为商人和手工业者。

若论韩非所说,这完全是一个封闭的国度。利出一孔,驱农归战。忙时为农,战时为兵,中农尚武,以法治国,虽造成了一个强大的军事帝国,但那苛刻的律法连自己的国人都会反抗。

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汉从秦亡中找到的教训。先以道家,再以儒家。

据说刘邦起兵造反的时候很讨厌儒学,儒宗叔孙通带着一干弟子投靠刘邦,刘邦本人很礼贤下士,接受了叔孙通。

叔孙通穿儒家衣服时,刘邦很讨厌,叔孙通察言观色,摇身一变,换成楚人所穿的短衣,刘邦心中才看叔孙通顺眼多了。

叔孙通是儒家,投靠刘邦时带着一百多个弟子,但几年来他愣是不将自己的弟子推荐给刘邦,而是推荐一些能冲锋陷阵,斩将拔旗的赳赳武夫。为此,刘邦封他为博士。

汉高祖五年,刘邦已经统一了天下,诸侯们在定陶尊立刘邦当了皇帝。刘邦废除了秦朝那套烦琐的礼法。

刘邦是从一个游手好闲的无赖当上皇帝的,其手下将军许多都是市井之徒,粗鄙不堪。

每次设宴,大臣们便酗酒争功,狂呼乱叫,甚至于拔剑击柱,无奇不有。上朝时候也不成规矩,为此,刘邦非常讨厌,他感觉自己不像当皇帝,跟当反贼时没有差别。

此时,叔孙通制定一套相应的仪式的名号,上书刘邦。

刘邦应允,但要求什么事都要简便易行。

叔孙通投靠这么多年,韬光养晦,就是在等这个机会。这个让儒家兴起的机会。

一直以来,许多人骂他投靠的主公差不多十个了,只会溜须拍马,认为叔孙通玷污了儒学。

汉高祖七年,长乐宫建成了,各地的诸侯和朝廷里的大臣们都来参加十月的朝会。

礼乐并不奢华,但庄重。步兵、骑兵、旗帜整齐。文武、诸侯站列分明,百官执职传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热趣阁【requge.com】第一时间更新《汉末之天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臭县令朕怀孕了明末:边军不退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朕,剩者为王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乱世种田日常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我在异世界召唤继兄不善倒拔三国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金玉满唐最狂上门女婿朕,乃万岁!谍战风云录:大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谍海无名清末土司王玄天宗修行记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HP)Forgive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春枝缠带着美女闯三国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大明风流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大唐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