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趣阁

第66章:夏服之争

牛笔老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热趣阁re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虽说是朝廷的一品大员,风光无限,可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体力劳动者……

首辅也是朝会受害者之一,一把年纪,裹着两件衣服,一天要站五六个小时。

为了避免跑偏,幺鸡率先定下基调:“如今不管是皇城还是朝廷,都在提倡节俭,本宫以为新式官服面料不应昂贵,须以棉布或菱纱为主,款式朴素,亦可透气,方便洗涤,价格低廉,应对夏季炎热,避免体温上升。先从畿辅地区试点,涵盖一品至九品所有官员,每人四套。此服以颜色区分文武,文官为红色,武将为绿色,勋贵为紫色,品级以刺绣肩章加以区别。”

补子是明代手工刺绣的巅峰之作,价格自然极其昂贵,而且制作时间极长,并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相比较,还是后世的军衔肩章绣起来更为便捷,由于图案简单,造价也比补子低得多。

像薛国观这样的一品大员自然是五星上将,从一品孙传庭就比首辅少一颗星,已经算是武将之首了。

不过昨夜幺鸡盘算了半天,陡然发现由于明朝官员的品级太多,导致军衔居然不够用了。

如果从三品是两杠四星的话,那没等到九品芝麻官,军衔就用完了。

没办法,只得另辟蹊径,增加杠数,从两杠增加到三杠,然后还是不够用……

最后从三品是四杠四星,往下顺延到从九品(一杠四星),这才能对上号。

等自己再开发三个品,包括现在名为“未入流”的品级,估计就都能按上了。

这套识别系统跟以后在东宫卫队推广的军衔制是有所区别的,要是对等的话,来个四杠四星的从三品文官,对面的武将们就没法玩了……

所以新官服的肩章上杠杠是竖着刺绣的,军服上的肩章是横着的,再说四条横杠密度太大,即便放得下也很难看。

工部尚书刘遵宪看到被群臣传阅的太子画作,略显犹疑地问道:“殿下,此夏装之大袍开衩至膝部,是否有些过高?”

按照太子这图画说明的意思,外面的罩袍如此开衩,从侧面观瞧的话,必然会露出半截裤子,若是被他人所见,便是十分不雅。

兵部右侍郎李日宣看到太子并未表态,顺势说出自己的顾虑:“刘尚书所言倒是其次,此图之服居然未有衣袖,露出两只胳膊,实乃目无礼数道法,有碍观瞻是也!”

袖子是肯定有的,绝对不是砍袖,只不过到胳膊肘而已,即便如此,满脑子固定思维的群臣也很难接受。

明人讲究衣不露怯,除了战场上的莽夫与位于底层的农夫之外,注重自己仪表的文人与官员在公开场合,都不会轻易外露两臂与双腿。

即便是写字画画,袖子极其碍事,也会用另一手抓着,而不会裁去衣袖,这就是镇纸这东西的由来,因为一根毛笔把两只手都给占着了。

这事并非像贪墨一样牵扯到本质问题,所以年纪甚高的刑部左侍郎刘之凤也出列直抒己见:“臣附议刘尚书与李侍郎所言,自古以来,袒胸露臂乃是胡夷之服,皆因其野蛮许久,尚未教化感召所致,我大明官员又岂能与胡夷一般愚昧?请恕臣无法接纳此服!”

刘之凤在批驳一番之后,群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其观点。

上露胳膊,下露腿,决然不能称之为泱泱上朝的官服,说是蛮夷的胡服还差不多。

马丹!

好心好意给你们做几身轻薄的衣服,老子还有错了?

照他这么说,老子做好事还得背锅,幺鸡只得进行自卫反击:“胡夷之服,刘爱卿鄙视,不穿或有道理可讲。然而胡夷之风俗,若是与刘爱卿相同,刘爱卿可愿改否?”

本来还想着好言相劝,既然你们这么不识趣,那本宫就对不住了,坑已挖好……

太子如此说法,或许另有他图,刘之凤思索片刻也不好推辞,只得死硬到底:“臣自然愿改,臣乃大明臣子,断不会与胡夷风俗相近!”

虽然心里很是忐忑,但刘之凤自问身上貌似没有半点胡夷的习气与特征,太子好像抓不住什么把柄,更不可能借此来大做文章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春枝缠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大唐小说家带着美女闯三国倒拔三国最狂上门女婿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清末土司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朕,乃万岁!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乱世种田日常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大宋小农民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臭县令朕怀孕了谍战风云录:大宋明末:边军不退金玉满唐我家娘子太体贴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在异世界召唤(HP)Forgive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明风流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朕,剩者为王我在水浒做奸商